新聞
2018/02/02
順應市場發展潮流,聽瑞士Schertler公司的匠心故事
縱觀整個音頻行業,我們會發現設備正趨向于復雜化,模擬調音臺帶來的優秀聲音及便捷的操作等特性正逐漸被數字調音臺那冰冷的數字化聲音所取代,僅剩的模擬調音臺又以大型多通道數控模擬臺為主,對于聲音愛好者,他們又在構思和研發怎樣的產品去打破局限?本期發現,讓我們走進瑞士Schertler公司發布的Arthur Format 48模塊化調音臺,一起探尋更多精彩故事。

知識背景
說起瑞士Schertler公司在發布 Arthur Format 48模塊化調音臺前,已經在PA系統、樂器拾音器和放大器方面享有盛譽,但是關于研發模塊化調音臺則是公司創始人Stephan Schertler先生早在產品發布的10多年前就開始構思。Schertler先生在工作中非常重視音質,對于目前音頻行業的發展現狀,他迫切想為還在追求模擬音質的用戶提供一個具有極佳音質而大化簡單易用的模擬調音臺,同時這個調音臺還能夠依據他們的需求隨心所欲的進行配置,讓那些只想錄制單個樂器或簡單人聲的人可以輕松地使用它來完成工作。

隨時隨地擴展的構思
“模塊化概念還允許隨時隨地擴展,例如增加額外的通道條。這一切都非常簡單,只需幾個簡單的步驟,不需要焊槍,也不需要掌握操作精密工程。通常用戶的技術障礙往往伴隨著這種靈活性:越靈活的構架就需要使用者掌握越多的知識及技能,但是在‘Arthur’中卻能夠讓這一切不復存在。”

工藝水平的挑戰
然而這種在用戶眼中簡單的設計卻在研發初期卻令Schertler和公司工程師們感到些許絕望,Schertler先生曾經談到研發中的一個片段:模塊的金屬框架在研發開始階段就按照不足1/100毫米公差進行設計,正是這種極精確的生產工藝使得工程師們可以嚴格地控制整個調音臺的尺寸及拼裝過程,令精密的模擬電路可以如此便捷的快速拼裝;而這對于整個調音臺的生產工藝來說僅僅是一個標準的工藝水平。
Arthur的所有模塊均為 Schertler 自行生產,而為了實現這種超高的工藝水平,Schertler的工程師甚至還研發了專用工具以達到極低的設計公差。這些嚴密的工藝造成了生產初期的極高成本,但是Schertler認為這些是 Arthur 每一個細節均毫不妥協的必備投入。

Arthur Format 48的技術亮點
Arthur Format 48大的技術亮點在于其提供了極佳的音質,這也是同類模塊化調音臺,內置歸屬于小型模擬調音臺領域內均具備的優秀素質。Arthur Format 48由全離散直流耦合(信號路徑中沒有隔直流電容器)電路構成,并采用A級晶體管電路【被設計為具有:零“負反饋” (NFB)】設計。要知道設計有源電路是非常困難的,真正完全忽略所有的負反饋(電流和電壓)更是這其中的重點難題,Schertler的設計意圖是清晰的,并且在調音臺的聲音和技術規格中都沒有明顯的負面反饋。
NFB是絕大多數音頻設備的標準架構,能夠實現簡單而優雅的(大部分是集成的)電路設計;在 NFB 電路中,被放大信號的大部分(運算放大器中高達99.99%)被反相(即相位旋轉180°)反饋到輸入信號以“消除”失真,非線性信號或嗡嗡聲等噪音。
電路在精密的設計下可以大化降低信號的失真,但是音質是否優秀,是否具有情感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NFB電路所祛除的所謂『失真』和『噪音』。盡管NFB 電路能夠提供“無失真的聲音”,但更多的是帶來乏味的聲音,聲音中找不到人們所期待的感情在內。而不采用NFB設計,能夠令聲音具備更多的感情,具備更多的細節和動態,這從表面上看來是更優秀的選擇,但是失真和噪音問題卻是這種設計所遇到的大困難。而 Schertler 卻偏偏選擇了這種反主流的電路設計,采用開環電路(即無 NFB 電路)作為Arthur Format 48的設計核心,這對于工程師們來說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所幸Schertler的工程師們不負眾望,打造出了屬于Arthur Format 48的獨特的電路系統,令其保證了模擬電路的溫潤音色又極大地減少了信號失真及噪音,這一切都令『Arthur』是如此獨特和創新,在市面上沒有其他任何產品能具備這種對立卻又統一的特質;Arthur Format 48中所有電路均采用純直流電放大器(信號路徑中沒有電容器),并且由于高電壓A級設計(50V),提供的動態范圍超出 NFB 電路30dB。

運用場所
Arthur Format 48 在音樂錄音、個人音樂,甚至賽事解說、廣播節目錄制等領域均可以大展身手。其在全球眾多樂手及制作人中均享有盛譽,甚至Francesco Passarelli、Erik Matlock、Rob Griffin、Vittorio Cosma等等知名音樂人與制作人均是Arthur Format 48的忠實用戶。
以技術和服務為核心
在當前行業白熱化的競爭中,傳新科技一直立志將更多優秀的理念與產品帶給用戶,這也是傳新科技近30年的企業文化核心。如今行業整體水平飛速提高,對于傳新科技而言也面臨更多的壓力,但同時這種壓力能夠促使他們將更好地服務于整個行業,未嘗不是一個機遇。傳新科技在服務行業多年的經驗中大的收獲在于了解市場的特性與需求,技術與售后服務是長久以來傳新科技能夠保持銷售增長的重要保障;而以技術與服務為核心的銷售理念下讓傳新科技在一次次的競爭中能夠得以延續并發展,這使得傳新科技有信心將 Arthur帶給廣大用戶。
目前數字調音臺與模塊化調音臺的市場比率,數字調音臺占著主導地位,而Arthur模塊化調音臺如何應對市場需求,作為大中華市場的總代理,傳新科技有哪些目標,World Show對話傳新科技(DMT)。以下是精彩訪談內容。(W:World Show,D:DMT傳新科技)
W:你們對這款產品在市場上的反應有什么期待?有哪些業績和市場的目標?
D: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數字調音臺確實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在數字調音臺與模塊化模擬調音臺所競爭的個人及小型制作領域這一細分市場中,數字調音臺的主導地位將在Arthur進入市場后開始發生轉變。正如前面所說用戶雖然選擇使用小型數字調音臺,但是卻不得不對小型數字調音臺在音質及靈活性層面表現出的劣勢進行妥協,這也正是Arthur進入市場所迎合的行業痛點。傳新科技長期以來一直在密切地聽取行業及用戶的聲音,而 Arthur 進入市場正是這一行為的具體表現。
與其說我們對這款產品在市場表現的期待,不如說我們更關注Arthur能夠迎合多少用戶對于它的期待,這對于我們與Schertler共同在本地化及未來規劃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
W:傳新科技的產品線定位精準、高端,您怎么評價傳新這幾年的發展?您認為Arthur 這個品牌的調音臺如何補充傳新現有代理的產品線?
D:感謝行業對于我們的高度評價我們在近幾年的確取得了較大的發展,這得力于傳新科技董事總經理蔡灶彬先生與各個分公司管理層領導對于市場具有前瞻性的戰略以及對于行業發展的準確判斷。傳新科技始終以用戶需求為第一,產品、技術、服務三位一體的經營理念貫徹整個公司,正是這種理念促使公司每一位員工均對于行業有一種使命感,使得我們能夠團結一致為行業輸出更多優秀的理念與資源。
回到Arthur 本身,它不但補足了當前行業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同時對于傳新科技而言,令我們在個人音樂、小型制作及廣電行業的競爭中具備更多實力;結合傳新科技產品庫中大量與其適配領域相匹配的產品,使得 Arthur 與其他品牌產品在系統解決方案中產生化學反應。我們所期待的商業成功不僅僅針對獨立的品牌或產品,還是通過傳新科技的技術實力為行業提供更多優秀的解決方案,這也與我們所擁有的使命感高度契合。Arthur 的到來令這一切變得更加符合我們的理念,使我們能夠為行業帶來更多優秀的解決方案,令在這一領域內的痛點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
W:你們的長遠戰略規劃是什么?
D:保持對于行業的好奇,為行業持續提供優秀的、先進的解決方案,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所不變的準則;然而作為長遠的戰略規劃,或許這是每一個商業公司終所期待的中級目標:利用自己在技術、服務及產品優勢,為行業帶來更加鮮活的生命力。我們被行業所期待著,也期待著能夠回應這些來自行業真摯的期待;回饋整個行業、促進行業發展是傳新科技的終極目標,這也是長久以來宛如企業文化般的使命感促使我們所期望的高目標。
或者,簡單點說,就是:為人民服務吧!

知識背景
說起瑞士Schertler公司在發布 Arthur Format 48模塊化調音臺前,已經在PA系統、樂器拾音器和放大器方面享有盛譽,但是關于研發模塊化調音臺則是公司創始人Stephan Schertler先生早在產品發布的10多年前就開始構思。Schertler先生在工作中非常重視音質,對于目前音頻行業的發展現狀,他迫切想為還在追求模擬音質的用戶提供一個具有極佳音質而大化簡單易用的模擬調音臺,同時這個調音臺還能夠依據他們的需求隨心所欲的進行配置,讓那些只想錄制單個樂器或簡單人聲的人可以輕松地使用它來完成工作。

隨時隨地擴展的構思
“模塊化概念還允許隨時隨地擴展,例如增加額外的通道條。這一切都非常簡單,只需幾個簡單的步驟,不需要焊槍,也不需要掌握操作精密工程。通常用戶的技術障礙往往伴隨著這種靈活性:越靈活的構架就需要使用者掌握越多的知識及技能,但是在‘Arthur’中卻能夠讓這一切不復存在。”

工藝水平的挑戰
然而這種在用戶眼中簡單的設計卻在研發初期卻令Schertler和公司工程師們感到些許絕望,Schertler先生曾經談到研發中的一個片段:模塊的金屬框架在研發開始階段就按照不足1/100毫米公差進行設計,正是這種極精確的生產工藝使得工程師們可以嚴格地控制整個調音臺的尺寸及拼裝過程,令精密的模擬電路可以如此便捷的快速拼裝;而這對于整個調音臺的生產工藝來說僅僅是一個標準的工藝水平。
Arthur的所有模塊均為 Schertler 自行生產,而為了實現這種超高的工藝水平,Schertler的工程師甚至還研發了專用工具以達到極低的設計公差。這些嚴密的工藝造成了生產初期的極高成本,但是Schertler認為這些是 Arthur 每一個細節均毫不妥協的必備投入。

Arthur Format 48的技術亮點
Arthur Format 48大的技術亮點在于其提供了極佳的音質,這也是同類模塊化調音臺,內置歸屬于小型模擬調音臺領域內均具備的優秀素質。Arthur Format 48由全離散直流耦合(信號路徑中沒有隔直流電容器)電路構成,并采用A級晶體管電路【被設計為具有:零“負反饋” (NFB)】設計。要知道設計有源電路是非常困難的,真正完全忽略所有的負反饋(電流和電壓)更是這其中的重點難題,Schertler的設計意圖是清晰的,并且在調音臺的聲音和技術規格中都沒有明顯的負面反饋。
NFB是絕大多數音頻設備的標準架構,能夠實現簡單而優雅的(大部分是集成的)電路設計;在 NFB 電路中,被放大信號的大部分(運算放大器中高達99.99%)被反相(即相位旋轉180°)反饋到輸入信號以“消除”失真,非線性信號或嗡嗡聲等噪音。
電路在精密的設計下可以大化降低信號的失真,但是音質是否優秀,是否具有情感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NFB電路所祛除的所謂『失真』和『噪音』。盡管NFB 電路能夠提供“無失真的聲音”,但更多的是帶來乏味的聲音,聲音中找不到人們所期待的感情在內。而不采用NFB設計,能夠令聲音具備更多的感情,具備更多的細節和動態,這從表面上看來是更優秀的選擇,但是失真和噪音問題卻是這種設計所遇到的大困難。而 Schertler 卻偏偏選擇了這種反主流的電路設計,采用開環電路(即無 NFB 電路)作為Arthur Format 48的設計核心,這對于工程師們來說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所幸Schertler的工程師們不負眾望,打造出了屬于Arthur Format 48的獨特的電路系統,令其保證了模擬電路的溫潤音色又極大地減少了信號失真及噪音,這一切都令『Arthur』是如此獨特和創新,在市面上沒有其他任何產品能具備這種對立卻又統一的特質;Arthur Format 48中所有電路均采用純直流電放大器(信號路徑中沒有電容器),并且由于高電壓A級設計(50V),提供的動態范圍超出 NFB 電路30dB。

運用場所
Arthur Format 48 在音樂錄音、個人音樂,甚至賽事解說、廣播節目錄制等領域均可以大展身手。其在全球眾多樂手及制作人中均享有盛譽,甚至Francesco Passarelli、Erik Matlock、Rob Griffin、Vittorio Cosma等等知名音樂人與制作人均是Arthur Format 48的忠實用戶。
以技術和服務為核心
在當前行業白熱化的競爭中,傳新科技一直立志將更多優秀的理念與產品帶給用戶,這也是傳新科技近30年的企業文化核心。如今行業整體水平飛速提高,對于傳新科技而言也面臨更多的壓力,但同時這種壓力能夠促使他們將更好地服務于整個行業,未嘗不是一個機遇。傳新科技在服務行業多年的經驗中大的收獲在于了解市場的特性與需求,技術與售后服務是長久以來傳新科技能夠保持銷售增長的重要保障;而以技術與服務為核心的銷售理念下讓傳新科技在一次次的競爭中能夠得以延續并發展,這使得傳新科技有信心將 Arthur帶給廣大用戶。
目前數字調音臺與模塊化調音臺的市場比率,數字調音臺占著主導地位,而Arthur模塊化調音臺如何應對市場需求,作為大中華市場的總代理,傳新科技有哪些目標,World Show對話傳新科技(DMT)。以下是精彩訪談內容。(W:World Show,D:DMT傳新科技)
W:你們對這款產品在市場上的反應有什么期待?有哪些業績和市場的目標?
D: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數字調音臺確實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在數字調音臺與模塊化模擬調音臺所競爭的個人及小型制作領域這一細分市場中,數字調音臺的主導地位將在Arthur進入市場后開始發生轉變。正如前面所說用戶雖然選擇使用小型數字調音臺,但是卻不得不對小型數字調音臺在音質及靈活性層面表現出的劣勢進行妥協,這也正是Arthur進入市場所迎合的行業痛點。傳新科技長期以來一直在密切地聽取行業及用戶的聲音,而 Arthur 進入市場正是這一行為的具體表現。
與其說我們對這款產品在市場表現的期待,不如說我們更關注Arthur能夠迎合多少用戶對于它的期待,這對于我們與Schertler共同在本地化及未來規劃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
W:傳新科技的產品線定位精準、高端,您怎么評價傳新這幾年的發展?您認為Arthur 這個品牌的調音臺如何補充傳新現有代理的產品線?
D:感謝行業對于我們的高度評價我們在近幾年的確取得了較大的發展,這得力于傳新科技董事總經理蔡灶彬先生與各個分公司管理層領導對于市場具有前瞻性的戰略以及對于行業發展的準確判斷。傳新科技始終以用戶需求為第一,產品、技術、服務三位一體的經營理念貫徹整個公司,正是這種理念促使公司每一位員工均對于行業有一種使命感,使得我們能夠團結一致為行業輸出更多優秀的理念與資源。
回到Arthur 本身,它不但補足了當前行業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同時對于傳新科技而言,令我們在個人音樂、小型制作及廣電行業的競爭中具備更多實力;結合傳新科技產品庫中大量與其適配領域相匹配的產品,使得 Arthur 與其他品牌產品在系統解決方案中產生化學反應。我們所期待的商業成功不僅僅針對獨立的品牌或產品,還是通過傳新科技的技術實力為行業提供更多優秀的解決方案,這也與我們所擁有的使命感高度契合。Arthur 的到來令這一切變得更加符合我們的理念,使我們能夠為行業帶來更多優秀的解決方案,令在這一領域內的痛點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
W:你們的長遠戰略規劃是什么?
D:保持對于行業的好奇,為行業持續提供優秀的、先進的解決方案,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所不變的準則;然而作為長遠的戰略規劃,或許這是每一個商業公司終所期待的中級目標:利用自己在技術、服務及產品優勢,為行業帶來更加鮮活的生命力。我們被行業所期待著,也期待著能夠回應這些來自行業真摯的期待;回饋整個行業、促進行業發展是傳新科技的終極目標,這也是長久以來宛如企業文化般的使命感促使我們所期望的高目標。
或者,簡單點說,就是:為人民服務吧!